苹果、谷歌可能被迫引入第三方应用商店,国内手机厂商还能垄断多久?
手机厂商与第三方应用开发者,苹果应当相互促进、谷歌国内良性竞争。被迫
2022年4月12日,引入应用据媒体报道,第方多久受音乐服务平台Spotify 投诉影响,商店手机苹果将在未来几周内面临来自欧盟的厂商新一轮反垄断调查与指控,这是垄断欧盟委员会对Spotify 在音乐流媒体市场内的反竞争行为指控进行的系列调查。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初步提案可能在今年10月颁布,苹果迫使苹果允许消费者从第三方来源安装应用。谷歌国内
2022年3月,被迫消费者报道发布《3·15重磅|手机厂商筑起APP的引入应用“垄断”高墙:用户下载选择权“名存实亡”》,引起消费者关注和讨论。第方多久部分消费者在评论中表示“苹果也是商店手机这样”“苹果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干的”“国内手机厂商都是学习苹果的”。
时隔一月,厂商国内厂商“学习的对象或借口”——苹果、谷歌等国外厂商正受到反垄断的指控,国内手机厂商还能垄断多久呢?
图片来源:《消费者报道》摄“群起而攻”——App Store屡遭调查、指控,苹果或将被迫引入第三方应用商店
众所周知,苹果的iOS是封闭的,是自成一家的,软件下载通常都需要通过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如果使用第三方应用商店则被限制,并需要收30%的“苹果税”。简单举例,1个游戏APP在App Store的价格是100元,苹果要向游戏开发者收取30块钱的费用。
苹果通过App Store的佣金获得了巨大利润。以游戏为例,根据苹果披露的数据,App Store于2019年获得了123亿美元的营业利润,其中游戏盈利85亿美元,这个金额甚至超过了索尼、微软、任天堂、动视暴雪四家世界知名游戏公司的利润总和。
▲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涉嫌垄断近两年,苹果因苹果税、不支持第三方支付、拦截第三方应用商店安装等问题,在欧盟、美国、印度、荷兰、韩国、法国等多个国家或地区均受到垄断调查及指控,各国通过法案迫使苹果、谷歌开放。
2022年,欧盟《数字市场法案》(DMA)的初步提案中,迫使苹果允许用户从第三方来源安装应用,而不是只能使用自带的App Store,该立法预计将在10月颁布。按照新法案,苹果不仅要在平台上允许第三方商店存在,还要允许消费者从第三方来源安装应用程序,并允许开发人员绕过App Store的支付系统。早在2021年4月,欧盟委员会就指控苹果App Store存在垄断行为,称其设定限制规则,迫使开发者使用苹果自家的应用内支付系统,并阻止开发者告知消费者有其他购买选项。
在美国,2022年2月通过的《开放应用市场法案》要求苹果、谷歌允许应用开发商在iOS和安卓系统中使用其他支付系统,并且允许消费者安装第三方应用商店。
在印度,印度竞争委员会(CCI)对苹果的垄断调查显示:这些限制排除了 iOS 应用商店的潜在市场应用程序分销商,拒绝潜在的应用程序开发商和分销商的市场准入。此外,这种做法初步限制了与iOS应用商店相关的服务技术或科学发展,违反了竞争规则。
在韩国,韩国国会2021年通过《电信商业法案》修正案,禁止谷歌、苹果等主要应用商店运营商强制软件开发者使用其支付系统,并阻止谷歌、苹果对“应用内购买”收取佣金。
除了苹果,谷歌也涉嫌垄断,导致诉讼。2021年7月,美国各州对谷歌提起诉讼,称其违反反垄断法。该指控认为,谷歌使得下载第三方应用商店非常繁琐,导致许多消费者放弃这一尝试,谷歌对安装第三方应用商店添加了“多余的、误导性的、令人沮丧的安全警告”。
近几年有关APP Store的判决法案越来越多,苹果等国外手机厂商在全球各地面临重重反垄断调查与指控压力,在被群起而攻之的情况下,苹果为了避免四面楚歌的境地,可能会进一步引入第三方应用商店。
那么一向唯苹果“马首是瞻”的国内厂商该何去何从呢?
“欺行霸市”——国内手机厂商屏蔽、拦截、引流、限制第三方应用商店
国内手机厂商对苹果“亦步亦趋”,每当受到涉嫌垄断的质疑时,苹果的做法也是其“挡箭牌”之一。
国际上将苹果拒绝第三方应用商店的行为定性为垄断,而国内手机厂商也存在同样的垄断行为。例如部分消费者投诉,安装或使用手机应用过程中,遇到被手机拦截其他渠道下载的应用,引流到手机厂商自带的应用商店的情况。
2022年3月,消费者报道发布《3·15重磅|手机厂商筑起APP的“垄断”高墙:用户下载选择权“名存实亡”》,对多款手机厂商针对4种第三方应用商店(应用宝、豌豆荚、TapTap、酷安)的搜索、下载、安装等进行全面评测试验。
结果显示, 苹果、vivo、魅族、美图、realme等8款手机均不能在自身的应用商店搜索到应用宝、豌豆荚这2款应用。而对于TapTap、酷安这2款应用,部分机型能下载,但是是“阉割版”,只有社区功能,不能下载安装其他应用。
如下图某手机搜索“应用宝”“豌豆荚”,未有任何显示。
▲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搜索不到第三方应用商店除了屏蔽,手机厂商还会对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安装通过“安全提醒”的方式进行拦截、导流和限制。
例如在某手机上,通过酷安官网下载“酷安”APP或通过豌豆荚官网下载“豌豆荚”APP,手机都会弹出“此应用未经过XX应用商店安全检测,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鲜明提醒,并在下方放上“前往XX应用商店”的引流按钮。
▲手机厂商对于下载第三方应用进行安全提醒,并引流到自身应用商店即使能安装,第三方应用商店在使用上也处处受限制,下载的软件会遭到“安全提醒”并引流。
因此,手机厂商打着“安全”的旗号,对第三方应用商店及下载的APP会有多项干扰拦截,包括不限于屏蔽搜索(找不到第三方商店)、安全提醒(提示风险误导消费者)、恶意导流(引流到自带的应用商店),增加安装难度(需要验证账号、输入密码),引起较多消费者投诉。
今年315期间,微博话题#手机拦截第三方app下载遭用户投诉#冲上热搜,阅读量高达3000多万,可见并非个例。
▲微博话题讨论较多搞封闭应用商店垄断,强收服务费是苹果先开的“先河”,当监管的铁拳率先挥向苹果、谷歌等巨头时,藏身背后的国产手机厂商们是否也开始瑟瑟发抖,战战兢兢了呢?
“兵临城下”——国内手机厂商同样可能涉嫌垄断、不正当竞争
国内政策法规也并未缺席。手机厂商拦截外部应用,目的是让消费者放弃使用外部应用,转而使用厂商自己的应用,已涉嫌垄断。
对手机厂商拦截第三方应用商店的情况,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消费电子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告诉本刊记者,这种拦截行为涉嫌违法,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副教授陶乾也表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
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徐婧媛律师也对本刊表示,部分手机厂商通过设置将下载、安装键变暗以及“该应用来源外部、未经过安全检测、恶意”等提示,让用户放弃在第三方平台下载并为自己应用商店导流,不仅已经构成对第三方下载平台的侵权,而且严重侵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涉嫌违反多项政策法规。
上海权典律师事务所主任邓学平律师曾表示,手机厂商对于第三方应用商城等App的拦截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其他应用商城及App可以援引《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追究手机生产商的相关责任。同时,从消费者层面上来讲,这样的行为也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苹果、安卓厂商应用商店根据《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办法(草案建议稿)》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互联网行业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重点规制的行为,手机厂商实质上是意图将其硬件设备上的竞争优势蔓延到应用分发层面,涉嫌通过妨碍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服务的方式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
徐婧媛律师表示,这些行为构成恶意干扰用户终端上其他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或者恶意干扰与互联网信息服务相关的软件等产品的下载、安装、运行和升级,也可能构成欺骗、误导用户不使用其他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或者产品。
徐婧媛律师建议,可以从政府监管和司法层面,适当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提高侵权企业的赔偿金额,让侵权企业忌惮、不敢从事相关侵权行为。
陶乾副教授也进一步指出,手机厂商与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在手机产业生态链条中是合作与竞争并存。双方应当相互促进、良性竞争。在合作中,应当秉持开放心态,共享用户,共同为提升手机用户体验而努力;在竞争中,应当守住法律底线,遵守商业道德,公平竞争,尊重用户的选择权,维护手机应用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手机厂商为此被“诉上公堂”的案例也不少,涉及多家手机厂商。
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依靠“垄断”获取暴利的方式,在监管倡导公平竞争和互联互通的大背景下,对中小企业和整体行业的创新显然有非常大影响,这种模式也较难持续。
“敲山震虎”——苹果、谷歌之后,国内手机厂商下一步可能也将被迫放开
2022年4月,苹果的iOS 15.5开发者测试版发布,苹果自己的阅读器APP显示支持消费者进行外部购买,这是苹果系统开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苹果iOS最新测试版支持第三方支付在荷兰,苹果也开始低头妥协,2022年3月,在荷兰的App Store中约会类App可以支持第三方应用的接入,不再是“二选一”,但仅限于在荷兰运行的iOS或iPadOS的设备。在这之前,苹果被荷兰监管机构罚款了5000万欧元。
在韩国,2022年1月,苹果公司已提交了合规计划,将允许APP开发商在韩国提供第三方支付选项,并降低佣金费用;谷歌也将允许Spotify采用第三方支付系统。
作为手机应用商店垄断的“罪魁祸首”“始作俑者”,目前苹果、谷歌已经逐步妥协,正进行一步步开放。而靠垄断崛起的手机厂商们自然也难置身事外,估计国内可能很快也会有相应动作。
从超级“零售周”窥察消费,美国经济支柱即将“倒下”?
本周,美国市场度过了一个超级“零售周”,美国商务部公布了4月份零售销售数据;同时,还有多家零售巨头接连公布业绩。从这些数据来看,美国4月份零售销售数据显示出美国消费者显示出疲态,而公布的零售商业绩也呼 …
虎牙23年Q1财报:总收入19.5亿元 移动端MAU增至8210万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5月16日消息,虎牙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虎牙收入为19.5亿元。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20 …
这一波“小鬼”王琳凯巴黎街拍 吹爆国货尔克奇弹
“Baby girl ,别叫我达芬奇,让我唱首Melody……”这首今年刚推出就网易云10W+评论的歌曲名为《别叫我达芬奇》,是小鬼(王琳凯)在20 …
恶补体能短板 提升综合实力
强化体能恶补短板,从东京奥运会备战周期伊始,中国体育就提出了这样的发展思路,并一以贯之,取得一定成效。东京奥运会临近,中国体育面临巨大挑战,强化基础体能训练、恶补体能短板,成为各项目国家队的共识。他们 …
- i茅台成立一周年,成绩斐然未来可期
- “骨灰级”程序员陈皓突发心梗去世 IT从业者需关注身体健康
- 门店睡满人导致无法用餐?海底捞最新回应
- “烟台葡萄酒”品牌稳居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葡萄酒类榜首
- 箭牌家居(001322.SZ):拟推600万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天保能源(01671)建议委任信永中和(香港)为新任核数师
- 120个主流汽车品牌亮相第22届沈阳国际汽博会
- 小米系列产品补贴超过20% 拼多多百亿补贴“数码家电消费季”
- 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么演讲稿?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愿意干销售呢?
- 遭“除名”,这家日系车企退出中国市场进入倒计时?
- 竹筒奶茶用霉变竹筒?杭州涉事奶茶店已停业
- 恶补体能短板 提升综合实力
箭牌家居(001322.SZ):拟推600万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来源:格隆汇格隆汇5月19日丨箭牌家居(001322.SZ)公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本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60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0.6214%。其中 …
吉利赋能宝腾新能源转型 共建马来西亚汽车新生态
中新网5月9日电 5月7日,马来西亚宝腾成立40周年庆暨X90上市仪式在吉隆坡举行,宝腾推出首款新能源产品,正式开启新能源转型之路。未来,在吉利战略支持下,宝腾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能源产品,双方将共同培 …
转变观念 在实践中探索体能训练的科学方法
“体能是决定运动员专项成绩的重要因素,现在提到体能,很多教练员和运动员首先想到的是专项体能,但其实对竞技运动训练而言,体能分为基础体能和专项体能,二者是‘水涨船高’的关系。基础体能是专项体能的基础和支 …
澳网:世界第一巴蒂2
北京时间1月23日,2022网球大满贯澳大利亚公开赛继续进行,世界第一巴蒂继续强势表现,6-4/6-3直落两盘击败美国超新星阿尼西莫娃,连续四年至少打进澳网女单八强,也是本赛季开赛以来的八连胜,巴蒂在 …
嘉元科技(688388.SH)2022年度拟每股派0.55元转增0.4股 5月26日除权除息
嘉元科技(688388.SH)公告,公司2022年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55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股转增0.4股,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5月25日,除权除息日2023年5月26日。本 …
BOBsports x威尔士国家队发布会于英国圆满落幕!
2021年6月3日,BOB体育x威尔士国家队品牌联合发布会于英国Vale Resort酒店圆满落幕。现场,威尔士足球协会主席基蘭·奧康納、威尔士大国脚克里斯·冈特以及BOB …
-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资讯
创胜集团
跑步成为科学的生活方式
万马控股委任郑伟禧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重庆国际消费节开幕 逾百场主题活动和消费促进活动接连上演
保时捷宣布下半年对欧美新车型提价超4%,中国市场暂不涨价
京玖康疗(00648.HK)2018年度亏损6470万元港元 核数师发出非标准报告
竹筒奶茶用霉变竹筒?杭州涉事奶茶店已停业
以酒为媒、以酒兴城 中国酒都(宿迁)文化旅游节开幕
重磅!德约遭拒绝入境将被遣返 或无法参加澳网
传奇投资人德鲁肯米勒:十年泡沫终将破裂 投资者该怎么做?
“竹筒奶茶”3.6亿次播放量背后
天保能源(01671)建议委任信永中和(香港)为新任核数师
蓝色起源获美国航天局34亿美元月球着陆器合同
郎酒集团汪俊林:推动郎酒新时期高质量发展
18岁女乒天才被誉下个李晓霞 曾横扫平野打哭日本一姐
软件团队招募已超过4000人,比亚迪要在智能化路上“狂飙”
天生好斗
中国白酒上市公司2022年实现行业总体营收和净利双增
双子星状态火热 BOBsports体育携手多特蒙德再战巅峰
遭“除名”,这家日系车企退出中国市场进入倒计时?
特斯拉宣布涨价!Model S及Model X全系车型售价上调19000元
牧原股份(002714.SZ):2023年的全年屠宰量预计为1000